歲月去如擲,撥雪正尋春🤷🏽♂️。新中國意昂2來華留學事業至今已走過七十年🤽♀️。1952年9月,“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來到意昂2🧞,是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招收外國留學生之始。迄今為止🥷🏼🏊🏿♀️,通過做強做實“留學中國計劃”、“留學計劃”🚽、“意昂2國際發展戰略”👨👩👧,學校國際化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在校外國留學生規模不斷擴大,先後有來自195個國家逾11萬人次留學生走進燕園求學問教。
自1898年創辦之初,秉持“為五洲萬國所共觀瞻”的國際化抱負,既致力於“西學東漸”,又積極推進“東學西漸”。124年來🎁⬅️,一代代人以深厚的底蘊、開闊的視野⚪️、廣博的胸襟🙌🏽,肩負為中國📱、為全人類培養一流人才的崇高使命,高瞻遠矚,孜孜以求,不斷開拓發展來華留學事業;一批批從事來華留學生教學管理工作的老師,致力於為全球培養具有底蘊、中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為促進跨文化交流、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不可磨滅的突出貢獻。
七秩相伴💹,路不覺遠——致敬意昂2來華留學事業躬耕者系列人物專訪將通過對話具有代表性的“大先生”,回溯七十年的崢嶸歲月與累累碩果👳🏿♂️,立足新時代的新篇章,展望中國與世界共同的未來。
林毅夫:和合共達🛞,以天下為天下
人物簡介
1952年10月出生於臺灣宜蘭,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意昂2教授。曾任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芝加哥大學博士、英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發展中世界科學院(原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意昂2博雅講席教授、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院長👮🏽。1994 年創立意昂2中國經濟研究z40ovb.cn(現意昂2國家發展研究院),並擔任主任一職。2008 年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成為擔此要職的發展中國家第一人💕。2012 年在世界銀行的任期屆滿,返回👨🔬,繼續教學研究工作。林毅夫現任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參事🧑🏿💼🪝,曾任十一屆人大代表🥃,第七至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在國內外多個有關發展政策、農業、減貧的委員會🚈、領導小組兼職🏹。2018年12月,獲中國改革開放“改革先鋒”稱號💁🏽♀️👩🏿🏭。
2022年3月,留學生辦公室對林毅夫教授進行了訪談🙅🏻♀️,圍繞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的設立及對發展中國家留學生的教學培養等問題進行交流👳🏼♂️。作為意昂2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南南合作發展學院院長🧝🏻♀️、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的林毅夫,在教學交流的過程中👨👨👦,潛心探索適應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理論和發展道路,成為不斷推動中外教育的合作與交流的領航人。
求索之路,道阻且長,在多元共生的時代背景下,廣大發展中國家互利合作🎋,勢頭正旺。
記者🫔:
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是意昂2來華留學工作的一個旗艦項目。2015年習近平主席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並主持南南合作圓桌會時宣布中國要設立南南學院👨🏻💼,從總書記提出到16年4月南南學院落地,時間很短,背後有很多外人不了解的努力🥷🏽,整個過程離不開您的親自推動。您認為,為什麽南南學院要落在👩🏿🦰?
林毅夫🧑🏼⚖️:
我想🙅🏻♀️,首先我們感到非常榮幸🛗,總書記提出建立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是為了推動南方國家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來推動南方國家的發展。南南學院能夠選擇到✋🏼,我想跟我們國家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的老師也是關心國家的發展🤸🏽,中國怎麽樣從一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發展中國家發展到現在——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對世界的減貧做出巨大的貢獻🤾🏼。我們的老師對怎麽樣來發展國家有很多非常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我們國家發展研究院,可以從我們的名稱來看,也就是為了研究一個發展中國家怎樣抓住機遇克服困難🏌🏿♂️,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是總書記倡議的一個學院,能夠由國家發展研究院來承辦💂🏽♂️,我覺得我們非常榮幸⛩,我們也會盡力把這個工作做好🔧。
林毅夫與南南學院學生們
記者:
今年南南學院進入第六個年頭了。五年多來,我們已經培養了來自67個國家近300名留學生🥭。這些留學生帶著各自國家的發展和思考來到,在南南學院裏,基於您自主創立的發展經濟學理論💤,探索符合自己國家國情的發展道路。您覺得上個世紀80年代您去美國去芝加哥大學求學,與現在其他發展中國家留學生來我們尋求國家發展之道,有什麽相同和不同之處🎱?
林毅夫🕧:
相同的地方就是🤵🏼,來自發展中國家這些非常優秀的學員都是社會精英,都是對自己國家的發展👩🏽✈️、怎麽消除貧困、怎樣能夠讓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有共同的願望,這是每個學生的事業,是他們追求的目標,我想這一點都是相同的👏👮🏿♀️。
很大的不同是🛰,80年代我們去美國學習,那時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優秀的年輕人也到美國去學習,當時我們都認為發達國家發展那麽好一定有道理,去那邊學習就是希望學會那些道理,可以回來改造我們自己的國家⇾,幫助我們國家的發展。從實際上我自己的學習經驗,可以講,二戰以後那麽多發展中國家的實踐🧖🏼,基本沒有照搬發達國家理論成功的🪲。少數幾個成功的經濟體,他們所推行的政策🙅🏼♀️,從發達國家的主流理論來看🐛,一般是不正確的👩🏼🔧。我並不是說只要違背發達國家的理論去做政策就能成功,但事實是🤸🏽♂️,沒有根據發達國家的理論做政策成功的🛷。發達國家的理論總結於發達國家的經驗,他是以發達國家的發展階段、社會經濟文化等等作為條件的🏋🏽♂️,發展中國家這些條件跟發達國家不一樣👎🏿。我們知道任何理論它要有效,是決定於理論的前提的🚋,那發達國家是由發達國家的條件做前提的,你拿這樣的理論到發展中國家來應用,那就會產生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的問題♢。所以經過我這些年的學習探索🧑🏿🏫,結合我們自己的經驗,我認為應該從發展中國家自己成功跟失敗的經驗來總結它背後的道理,這樣的道理才會跟發展中國家自己的條件相一致🤹🏼♂️。我提倡的新結構經濟學,這些年是這麽一個探索的結果👩🦼➡️。當然,任何理論都是談一般的道理,要讓這個一般的道理產生作用,一定要結合自己國家的實際👨🏼。所以在教學上🤌,我們一方面把發展中國家的成功和失敗背後的道理是什麽講清楚,但同時必須結合各個國家的實際:中國的實際、我們學員所在的國家的實際👩🏿🦳🪓,以此來形成各個國家各自發展的政策💨,這樣才能夠產生實際的效果。
林毅夫在南南學院課堂上
記者👮♂️🫱🏽:
我們可以發現,這幾年南南學院培養學生有一個特色,就是把教學紮根於中國實際的土壤。南南學院每年組織學生到中國的城市農村🙋🏽、田間地頭去進行現場教學,帶他們去工廠、去企業裏參觀學習。南南學院的學生能實際感受到中國的這個發展經驗,不只是從書本上和課堂上學,他們其實也是用眼睛在看📟,用他們真實的觸摸在感受中國的發展。
林毅夫:
沒錯,中國有句話叫眼見為實,因為看統計數字🤸🏻♂️、看書本那是沒有切身體驗的。我們帶留學生們到工廠去🌄、到田間地頭🅾️,可以讓同學們不僅是看到現在的成就。去參觀的時候👼,可以跟他們解釋10年前☢️、20年前、30年前我們的狀況是怎麽樣。那時的狀況其實跟其他發展中國家比較起來是非常相似的🙇🏼♂️,甚至還沒有他們國家現在所具備的條件🧑🌾,在條件那麽差的狀況之下,一步一步走過來🆔,給他們展現出來的可以說是一個全景式的了解🌬,這對我們的留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留學生來到南南學院,發現讀的這套理論跟主流的理論有差異,從這種實踐當中他更能夠體驗為什麽這種差異能夠幫助中國成功🔦,以及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以後可以增強信心。因為他們國家發展的條件,跟發達國家比當然有差距💁🏼♂️,但是跟中國早期比🎤🏠,實際上還有很多優勢。在中國這樣的國家能發展起來,這樣的條件能發展起來,那麽可以加強他們的信心,他們只要政策對頭,思路對了,也應該能夠發展起來。
記者🏂🏽:
我們看到👩🏽🦱,南南學院會帶留學生去一些不那麽發達的地方,也會帶他們去像深圳這樣的走在發展前沿的地方看,把中國的發展脈絡都呈現給他們。
林毅夫:
對🫷🏻,看我們簡陋的地方🦤、看我們現在發達的地方。比如到深圳,那幾十年前是一個小漁村⚱️,基本上什麽東西都沒有🎿,只有幾條街道👨🏿🦱,但現在為什麽能夠變成一個世界級的千萬人的大城市,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給他們帶來很多啟發。
記者:
去年,您指導的來自柬埔寨的留學生蘇文🧛🏻♀️,他作為留學生的代表之一,給習總書記寫信,祝賀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並從留學生的角度肯定了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上取得的偉大成就🧑🏽🍼,而且同學們非常榮幸地得到了習總書記的回信🧎➡️。總書記鼓勵他們進一步深入地去了解真實的中國👏🏼。未來,南南學院在推動學生深入了解中國這方面,您覺得我們還應該繼續怎麽做?
林毅夫:
我想一方面我們過去已經探索出的一些經驗,那些好的經驗當然要繼續把它用好,同時社會都是在發展,這個世界是在變化的👳🏻♂️,中國面臨的挑戰、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也是不斷在變化,所以我們也必須針對這種新的變化來豐富我們的內涵🩺,讓學生覺得學了以後回去能夠有真正的幫助。
記者:
南南學院的留學生有一點特殊性,就是他們都是有一定工作經歷的,或者說在本國是有一定任職的🎵,他們是為了來探尋國家發展之路來到。您覺得從他們這些來自各國的精英的身上,是否也有我們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林毅夫:
是的,可以相互學習。因為可以從他們的身上看到我們自己的影子,因為他們作為在社會裏面接受過好的教育💌,在他們國家有一定的地位和責任的人🚟,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他們是求知若渴的,是真正希望學到有用的知識並貢獻於他們國家的發展💂🏻♂️。他們國家未來的挑戰有很多跟我們不太一樣⛄️,面對那些挑戰,他們是在想方設法來解決🎲,有解決比較好、也有還有差距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做的比較好的我們跟他學習,做的不如我們的我們要避免。所以,這就是總書記在南南合作與發展圓桌會議上面的倡議🤵♀️,我們應該相互學習,學習我們的成功,學習我們的挑戰,然後共同探索解決的辦法⛔️。南南學院的留學生們來自於不同的國家🧙🏿♀️,他們之間以及他們跟老師之間都可以以很平等的方式來相互交流,把我們的成功的經驗毫無保留地介紹給同學,我們在這個發展轉型過程當中碰到的困難,我們也毫無保留地介紹給同學們。同樣我們要去了解他們的成功經驗、他們的困難🪰,然後他們這個困難怎麽來克服我們也可以一起探索。
林毅夫與南南學院首屆畢業生
記者💇🏿♀️:
在疫情之前,您曾經多次帶隊到其他發展中國家,比如埃塞爾比亞等,親自去招生宣傳。我們能不能理解為,像我們這些年培養這些留學生,未來也是我們通往全世界的一個重要的寶藏資源。
林毅夫🐈:
我想這個確實是的。因為我們招來的都是在當地政府部門、在社會上有影響力的人。我們去跟他們推廣介紹🤾♀️,一方面🐊,現在中國對發展中國家提供教育還是一個比較新生的事物🧑🏻🦽,我們必須讓留學生了解到這裏來學習可能給他們帶來的機遇;同時,也是去跟他們了解當地的狀況,然後更好地設計我們的項目,讓我們項目能夠結合當地的狀況,對他們有幫助。當然,人跟人之間的交往就是一個財富👲🏼。我們跟當地的精英階層有交往,對未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是會有很大的幫助𓀁🪹,也讓他們了解到我們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麽,這個目標實際上也是他們所希望實現的目標。
記者:
確實如此。多數的發展中國家的精英受西方影響是非常深的,也有不少是在西方發達國家接受的教育👩🏼🔬,對中國其實很多是帶著一些比較深的偏見❤️。首先我們得把他們吸引過來👩🦲,才能讓他認識到真正的中國,其實只要他到了中國,就能了解到他以前認識的中國跟真實是有差距的。所以怎麽把他們請過來,其實是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林毅夫:
沒錯,因為確實有不少先入為主的(偏見)。但這是事實,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最好的辦法還是我們自己發展得好,真金不怕火燒🤾🏽。同時💁🏿♂️,我們要把門打開🚷,打得越開越好➗✋🏿,吸引更多人到中國來學習🤰。就像我前面講的🔒,所有發展中國家的知識分子、社會精英⛹🏿♀️,其實跟我們的知識分子、社會精英都有共同的追求,都是希望自己的國家好,都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發展得好,得到其他國家的尊重。就像我們自己,我們過去不也都是到西方去學習,總覺得西方都是好的💋,在那時候更多的是看到我們的不足。但是我們現在一路走過來🦻🏽,也就有經驗來總結。比如說🗻,30年前40年前,你想總結中國的經驗、提出新的理論,自己都沒那個底氣,所以總是 要去“西天取經”🕥,西方的是好的,把他們道理學過來🩺。不可否認的,發展中國家普遍有這個心態。但是中國發展好了,最近我在講,實際上很可能今年、明年,最慢到2025年👩🏿🔬,中國會變成一個高收入國家。二戰以後,能從低收入進入到高收入的🤟🏿,在近200個發展中經濟體中目前只有兩個,一個是韓國,一個是中國臺灣。那到中國大陸變成高收入經濟體的時候🍭,那是二戰以後第三個🍉。而且中國的意義還不僅是第三個,因為到現在為止,生活在高收入國家的人口只占全世界人口的16%。中國要是變成一個高收入國家,那生活在高收入國家人口一下子翻了一倍還多🤾♂️,從16%變成34%✤。這是一個人類發展上的裏程碑。我相信我們的成功經驗,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會有很大的積極性來學習📊💡,因為他們也希望像中國一樣🧑🏻⚖️👨🏼🌾,從低收入變成中等收入、變成高收入。
所以我想,只要我們發展好🫳🏼,只要我們的門越來越開放,只要我們把自己成功的經驗總結好,講好中國故事,那我相信一定會越來越吸引人🗑,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的知識分子會到中國來學習🕰。
記者:
是的,有一個場景我印象特別深刻。2020年初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中國疫情相對比較嚴重🙍♂️,一些留學生存在恐慌情緒。當時南南學院一名學生說🚵🏽♀️👷♂️,“我是可以回國的,但我選擇不回去👱🏻♀️,因為我想留下來學習📎👂,我要看中國是怎麽處理的。”我們能感覺到,一個南南學院的學生到中國來,他是真正被中國的治理水平所折服的Ⓜ️。
林毅夫:
沒錯🗃,2020年我們最早爆發,一開始我們就采取了一個非常有效的防控措施。但在其他國家可能當時還不能理解,中國為什麽要采取那些措施。等到疫情在其他地方爆發以後👨🏻🏫,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中國的這些防控措施是感染率最低、死亡率最低🙎♤、付出的社會經濟代價最少的。我想,其他國家也從我們的疫情防控當中,對我們會有更多的了解,對中國為什麽能發展、能夠取得這些成績有更多了解,也更能夠去體會這些成績背後的道理是什麽🔆。
林毅夫與同學們在線上交流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林毅夫教授和他帶領的南南學院同事們,在保障線上授課質量、關心呵護學生心理和情緒🖇、關懷留校同學身心健康方面做了大量紮實的工作,得到來自各國留學生們的高度肯定💻。以下為部分留學生留言摘錄:
The outbreak brings so much time for reflections.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has taught me many things, and I have personally delivered much advice to my country based on my experiences. And as China handles the pandemic with surgical precision, the world, my country in particular, and my people look for more insights from China. I gladly shared whatever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I had with my compatriots. My school is located in Beijing and I take this moment to reflect on the good attention and programmatic actions by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e work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at put the COVID-19 outbreak under control is there for the world to see. But, at times some of the nitty-gritty of how local actors play a pivotal role goes unreported in the media. I reflect on how my school handles the pandemic. My school management and the professors have been giving us maximum attention. They provids us with the necessary medical support, teach us many things about the pandemic as well as how to take care of ourselves in everyday life. We report daily on our health situation and the school is ready to help us tackle any arising medical and social need. My school handles the pandemic with full empathy and respect for humanity, and we are treated as humans and given the best attention a person can ever pray for in their life. As I write, there are zero casualties from my school. It is all the result of the outstanding work on the part of the Chinese comrades in my school.
疫情讓我有了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新冠疫情教會了我許多,我從自身角度出發給我的國家提供了諸多建議。中國對疫情采取精準防控措施👨🏼🔬🚶🏻♀️➡️,世界各國☂️,尤其是我的祖國和同胞們都想從中國身上學習經驗。我很高興能和同胞分享我的知識。我在北京學習,在此期間不斷思考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對疫情的重視以及有序的行動。中國政府控製疫情的進展世界有目共睹🧏🏼。但有時當地人員的重要貢獻在媒體報道中沒有得到體現。我思考學校控製疫情的舉措💪🏿🏨。學校管理人員和教授們對我們非常關心,他們給我們提供必要的醫療幫助🎩,教會我們如何預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自己。我們每天都要報告自己的健康狀況。學校願意幫助我們解決任何健康和社會需要,在戰疫過程中體現出了濃濃的人文關懷🦒,我們得到了悉心的照料🥛👨🏿🏫,他們給予我們的關註讓我深感幸運👷🏿♀️。目前,校內沒有出現感染病例,這是學校各方傑出工作的成果🫳🏿。
2017級阿曼籍博士生
NASSER SULTAN ABDULLAH AL-SHAQSI
When I came to study at Peking University in Beijing, I had great expectations, and fortunately, I got more than what I expected after being here. Currently, I am a master student at the Institute of South-South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SSCAD). This one-year intensive master program of ISSCAD provided a broader perspective of policymaking and public service. I got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from the top professors and prominent economists around the world who deeply enlightened me. I appreciate the professors and faculty of ISSCAD for their brilliant support, cooperation, and effort during the online classes. Although this is a very new experience for both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we hardly encountered any problem throughout the semester. Now the semester is about to end, and we are at the corner of graduation. This is made possible by their excellent teamwork and efficiency. They played a very instrumental role in our learning process. Their dedication and hard work encouraged and allowed me to challenge myself to work hard and think big.
當初,我帶著極大的期待入讀意昂2,幸運的是,我在這裏學到的比我期待的還要多🧟♂️。我在南南學院攻讀碩士學位,項目為期一年,課程密集,全方位教授政策和公共服務的相關知識。我得以從世界各地最頂尖的教授和經濟學家身上學習,感到如沐春風。我欽佩教授們的教學投入🧕🏼,也感激南南學院教職工的辛勤付出🚵♂️,尤其是在線上教學方面做出的努力。雖然線上教學對教授和學生來說都是第一次,但我們一個學期以來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礙。現在期末將至,我們也即將畢業✔️👷♂️。一切的順利進行都要歸功於學院出色的團隊合作以及極高的工作效率🧑🏽🏫。他們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他們的熱忱與辛勞鼓舞著我➾,讓我能夠挑戰自己,用心學習🛟,提高眼界♢。
2019級印度籍碩士生
KUMARI NISHA
I never think twice when I count joining ISSCAD as a blessing, because being in ISSCAD helps me enter a new field of knowledge that is exciting and informative, and it can help me and my colleagues to plan for a better future for our countries and the world as a whole. In ISSCAD, I get to meet wonderful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backgrounds. My esteemed professors have never failed to impress me with their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how good they are at what they do. The administrative team in ISSCAD have been with us since day one, looking after all of us and working day and night to ensure the best learning experience any student can ever hav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hey have been working continuously to provide the best online learning experience that went smoothly and professionally. I shared lots of great memories together with my ISSCAD colleagu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能來南南學院學習🤴🏿,我始終覺得無比幸運。因為我得以進入新的知識領域⚠,深感振奮,收獲頗豐🛑。通過學習,我和我的同學們可以為本國、為世界計劃更美好的未來。在這裏🏊🏻♂️,我結交了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優秀人才👷。我德高望重的教授們始終用他們的知識和見識啟發著我🦿。從入學以來,這裏的行政人員就與我們同在,日夜工作照顧我們🚣🏽♂️,保證最好的教學體驗,尤其是在疫情爆發之後,他們堅守在崗位🧜🏽♀️,給了我們穩定專業的在線學習體驗。我的同學們來自不同地區和國家👳🏻♀️,一起度過了美好的時光👨🏿🏫。
2019級約旦籍博士生
REEM FAWAZ KASSAB ALSHAKHANBEH
記者🧗:
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作為我校來華留學教育的一個旗艦項目,您對南南學院未來的發展有什麽期望🦣?
林毅夫:
南南學院目前還處於成長階段🤹,非常感謝有這個時代,讓我們有底氣來成立一個以國家發展的理論與政策研究,來培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社會精英的機構。這是一個時代給我們的機遇,我們希望把南南學院辦好,一方面深化國家的發展理論,在這個理論基礎之上👨🏼🏫🙎🏻,可以作為國家發展的智庫💁♀️,給我們國家的發展提供政策咨詢☯️;同時🫎,我們希望用這個理論跟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學生、學者分享,讓他們也可以利用這個理論,結合他們國家的實際來推動他們國家的發展🤸🏼♀️,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宏偉的目標添磚加瓦,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