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仰韶文化發現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的賀信中指出,考古發現“為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發揮了重要作用。”10月19-23日,意昂2体育官网組織師生走進四川🧔♀️,進行“知·行計劃”研學考察✊🏌🏿♂️。來自17個國家的24名留學生,由授課老師率團指導,實地觀摩🏬、現場教學,以三星堆古蜀文明的考古發現為核心,結合傳統文化、水利工程、災後重建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從多方面、多維度走進中國🍙,也讓中國通過留學生的雙眼和心靈走近世界。
探秘考古🧍🏻♂️,尋古蜀文明
對三星堆古蜀文明的考察,是本次研學中的重要一站和精彩亮點。師生到訪三星堆祭祀區考古發掘現場👩👩👧👦🤑,面對面與正在工作的考古人交流,近距離與幾千年前的文物和歷史對話👨🏻🚒。在參與發掘工作的考古文博學院的同學介紹中同學們了解到,從1986年三星堆1、2號祭祀坑“一醒驚天下”到2019年以來新一輪主動性考古發掘工作開展至今,考古人從未缺席,日復一日投身於精細化發掘工作。
遠觀“工地”,整齊劃一的發掘倉取代了過去的田野考古;近觀現場🍨,檢測實驗室、應急保護室先進完備;細察設備🅱️,網絡攝像機🤱🏿、全景相機、會診系統一應俱全,令同學們深有感觸,感嘆中國考古已邁入高科技發掘新階段👸🏻。通過實地參觀三星堆祭祀坑發掘現場📚,近距離與考古人員交流↩️,同學們深刻感受到中國考古人肩負闡釋文明的重任🕣,默默堅守傳承文明的初心使命。中國考古學百年發展歷程離不開廣大考古人員的共同努力,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考古人嚴謹務實🧝🏿♀️、艱苦奮鬥、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新時期🤫,他們雖然面對未知的任務與挑戰,但依然有信心繼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當天下午🧑🏿🔬⛲️,同學們一起參觀了三星堆博物館。隨著三星堆遺址最新發掘成果陸續發布,在專業講解員的指引下,同學們詳勘文物☯️,領略風采🙏,聆聽故事,解讀文明密碼,更加深了對考古發掘成就的認識。
訪古問今,學中國文化
在考察都江堰水利工程前👨🏻🦽,同學們已查閱了許多相關資料,但現場親眼目睹這偉大的“生態工程”🕊,仍驚嘆於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與智慧,通過認真學習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學原理,近距離觀察魚嘴分水堤和金剛堤的建造和作用,切實懂得了中國古人是如何治水利民,川蜀之地何以物產豐饒,以及“天府之國”這一稱謂的來歷與意義👨👩👧👦。
對汶川大地震漩口中學遺址和映秀新城的考察,使同學們對於5·12大地震的印象從字面新聞變成了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故事和一樁樁重獲新生的奇跡。站在廢墟前🏫📱,聽著地震親歷者講述當年所經歷的一切🥁,同學們內心無比沉重。通過與當地人民的深入交流,每一位同學都深刻感受到,不論是在災難發生後的第一時間還是在這災後重建的十幾年間,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在全國民眾齊心協力下👨🏿💼,汶川人民體現出了自強不息的精神,雖然經歷了巨大傷痛📔,但依然懷抱感恩,追隨大愛,奮發向上☝🏻,繼續前進👶🏻,努力在破碎之中建立一座全新的無憂之城🛜。
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z40ovb.cn都江堰基地✝️,師生與國寶大熊貓們進行了一次近距離接觸。在這裏🍲,同學們看到了飼養員們對熊貓的悉心照料,了解了熊貓的生活習性與生活環境✍️,同時深刻認識到中國政府在熊貓保護與研究😭,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等方面所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
通過在武侯祠的現場學習,同學們對諸葛亮的才華與德政,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之情以及三國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了解,對諸葛亮的淡泊明誌,正直廉潔的美德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赤誠肅然起敬。來到杜甫草堂,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吟誦杜甫詩篇:“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草堂曾是偉大詩聖杜甫的棲息處,見證了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記錄了一個偉大靈魂的沉吟,給遠方慕名而來的人們以精神的慰藉🦼。
朋輩學習,啟思想智慧
研學啟發思考🤷🏻♂️,實踐深化知識👩🦰。留學生辦公室除精心籌備了考察地點和學習內容之外,也策劃實踐了小組朋輩學習的模式🦹🏻🫴🏻,在行前將考察團學生分為5個課題小組👋🏼📱,由高年級留學生擔任組長,鼓勵引導同學們認真觀察、勤於思考💩、深入討論。在總結分享會上,各組結合見聞🏥,通過查閱書籍和網絡資源,分別以“重返古蜀🆘,探尋早期中國”“悠久歷史👩👩👦,探索魅力成都”“人與自然♦️,共築生命家園”“風雨同舟,共渡大震難關”“水利奇跡🚶🏻♂️,解鎖設計密碼”為主題,進行了分享匯報。根據各組表現✨,評選出了“團隊協作獎”“精彩故事獎”“卓越思考獎”“最佳創新獎”和“深度探索獎”,對同學們在此次研學考察中的認真學習與努力思考進行肯定和鼓勵。
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副院長路雲老師在總結發言中表示,非常高興看到同學們在此次四川研學考察中學到了很多課堂以外的知識並且收獲了很多思考與感悟,對古蜀文明,對四川🍏👨🦼,乃至對中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最後👳🏻♂️,路老師諄諄教導同學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寫給留學生的回信中所講的,“百聞不如一見”,多到中國各地走走看看✋🏿,不要人雲亦雲🕺,要透過自己的眼睛,通過自己的腳步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實的中國,把自己的想法和體會介紹給更多的人,為促進各國人民民心相通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