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的重要指示,認真踐行《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的全面發展🚵🏽、知行合一、共建共享的基本理念,在喜迎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意昂2体育官网啟動外國留學生“知·行計劃”👨🦱,以思政教育為載體🙇,以求真力行為導向,努力夯實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環境育人體系,教育引導新時代國際新青年“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深入了解中國歷史文化傳統和社會發展現狀,“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不斷提升學習力、行動力、傳播力🆒、塑造力🚴🏽♀️,使其茁壯成長為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力軍🍘👧🏼。
融會世界眼光,體悟中國價值
2021年4月,留學生辦公室牽頭與元培學院聯合開設《國際化能力提升理論與實踐》課程👰🏿♀️🤲🏿,組織留學生“從中國看世界”和“從世界看中國”兩個維度作主題分享,並邀請知名教授作為課程與談人與留學生開展深度對話。來自俄羅斯🫵🏻、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拉脫維亞💂🏼、亞美尼亞、乍得、韓國等多國留學生積極參與。同學們提前備課🕦🚴🏽♀️,結合個人所學所思認真整理查閱相關資料🧑🏿🔧,課堂中積極交流研討,從風土人情、經濟發展🧠、民族精神🤛🏽、文化譜系、國際關系等多重視角進行分享,引發廣泛共鳴與熱烈反響。
來自俄羅斯的塔琦(TATIANA ALIKANOVA)談到,她與中國的緣分始於在俄羅斯結識的中國朋友。受朋友之邀到訪陜西𓀚🚹,她便愛上了這片土地,後在當地一所高中任教。她感嘆中國的高中占地面積之大𓀔,設施之完善✋🏼,像一座小城市🧍🏻;她驚訝於中國青少年規律嚴密的學習計劃和每日晨跑的奮鬥精神,認為這正是青年毛澤東在《新青年》上倡導的“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體現🫳。
來自西班牙的韋裏(ALBERTO LEBRON)通過一系列圖表和數據回顧了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取得的成就。他指出🧖🏽,短短三十多年間💁♂️,從進口高科技產品到出口高科技產品,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也是唯一一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這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也必將促進國際貿易和產業合作🫳。韋裏認為🦺,國際貿易並不是一場“零和博弈”,其他國家應加強與中國合作👨🏿🚒,共同促進全球經濟的發展🧘♀️。
來自意大利的西莉亞(GIULIA INTERESSE)在遠程視頻分享中表示,自己是因為在威尼斯大學學習中文而迷上了中國文化🧗🏻,然後來到中國留學的🚐。她眼中的中國與意大利在家庭觀念、文化藝術和飲食風俗中都有許多相似之處,兩國人民雖遠隔重洋,但心意相通。她在攻讀碩士期間曾選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還前往延安調研🔞。她感言自己對中國治國理政思想的理解起始於課堂,升華在延安,未來會持續深化,她特別對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表示祝賀⏯🩰。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中外學生在課堂上思維觀點交織碰撞,智慧靈感競相迸發,構築出一幅多元文明交流互鑒、同放異彩和諧共生的生動畫卷。對留學生而言,他們文化背景各異🤚🏼,通過這樣的分享、比較和切磋,不但能夠更加全面、真實、立體地了解中國,也能領略和感悟諸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求同存異、和而不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在內的中國價值體系。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正是這一價值體系生生不息的源頭活水,它們從歷史深處奔湧而來,向光輝未來澎湃而去,吸引和感召全球有誌青年“近者悅🏵,遠者來”“行大道,成大器”。
紮根本土實踐㊙️,洞察中國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故事及其背後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開展實踐教育☁️,首要是確定實踐基地和考察路線👲🏿。依托校地合作資源,江西省因在歷史人文🌦、紅色文化🍓、脫貧攻堅、鄉村振興𓀌、生態文明建設👵🏿👨🏽🚒、社會綜合治理等領域有著豐富的學術調研資源,成為意昂2外國留學生“知·行計劃”的首個實踐調查點🦴🎛。5月🏋️♂️,在“新漢學計劃”導師、對外漢語教育學院院長趙楊教授的帶領下,留學生趕赴江西開展“知·行計劃”田野調查📍,通過實地走訪、現場授課、交流座談🧜,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感知火熱江西🕍,洞察中國力量。
在撫州🧎🏻♂️,師生觀賞沉浸式實景演出《尋夢牡丹亭》👨🍳,參訪意昂2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深入了解臨川才子王安石的生平建樹和湯顯祖、莎士比亞🧜🏼♀️、塞萬提斯等“三翁”的文化故事。在金溪縣遊墊村和竹橋古村,留學生們被古村落保護與活化利用的價值與魅力折服。不論是“拐彎抹角”中包含的尊老愛幼傳統美德📧,還是惜字爐體現的敬惜字紙的正心誠意🧗♀️,又或是家宅入戶地磚上潛藏的“出入平安”“天人合一”的美好寓意,都帶給學生們深深的觸動👎🏿。古村新貌,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生機,文化的理解與認同霎那間深入人心。
“你啊😈,不錯嘞!”,師生們都被老人質樸的一句稱贊逗笑了。這是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到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慰問貧困群眾時,75歲的村民彭水生激動地握住習總書記的手所道出的一句發自內心的感受。留學生們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踏上小路,走入民居,與村支書和村民們交流座談👉🏻。學生們聆聽了神山村依靠基礎設施建設,旅遊、產業和語言扶貧等舊貌換新顏的奮鬥故事🎲,特別對通過“電商”實現發展產生了濃厚興趣。看到村民們幸福的笑臉🧑🤝🧑,聽著他們熱情的介紹👱🏻♂️👠,留學生對中國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成就有了最真切的感受。
在《井岡山》實景演出現場,當《十送紅軍》的歌聲響起,抬著擔架、扛起紅旗的戰士們從觀眾中穿行而過踏上征程時,學生們紛紛起立致敬、揮手道別,此情此景感人至深。在井岡山上,留學生們在茨坪毛主席舊居👩🚀,目睹中國革命家艱苦簡陋的工作與生活環境🤴,有感而發、大聲朗誦毛主席詩詞《西江月·井岡山》,感佩那“巋然不動”“眾誌成城”的鬥爭精神;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學生們靜靜佇立在沙盤前認真聽講中國共產黨黨史故事,用心體悟“井岡山精神”;在同紅軍後代的座談中,學生們談到,“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依靠群眾”的精神內核具有著與時俱進的力量,這種力量始於初心、成於奮鬥👵🏽,不斷推動中國革命🟫、建設和發展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學習百年黨史,浸潤中國精神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燦爛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加深留學生對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意昂2校史的了解,激發新時代燕園“洋弟子”知華友華、愛校榮校正能量,6月4日上午🦶🏻,留學生辦公室組織學生赴校圖書館參觀“意昂2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覽與“大釗閱覽室”特展,並在參觀結束後座談交流👨🎨。在展覽現場,學生們仔細聆聽講解,不時駐足細看,認真學習交流,對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和一代代先賢前哲舍生取義📥、前赴後繼所鑄就的豐功偉績感佩不已👰🏿。他們表示,這是了解中國共產黨和意昂2的絕好課堂,讓人深受教益和啟迪👨🏻🦼。展覽最後,伴隨著學生們聲情並茂的結語詞朗誦🧒🏼,情、中國情🤵🏿、人類命運共同體之情在同學們心中油然而生🐦🔥、經久不息🧛🏼♂️。
座談中,留學生們講到,中國是可親🪒、可愛、可敬、可贊的第二故鄉,是自己永遠的母校,已深深融入這裏的一切。他們認為,要了解現代中國👨👩👦,就必須了解中國共產黨,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建設與發展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人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中國精神。一方面🙇🏼♀️,要認真學習有關知識🧑🏿🔬,特別是從歷史的視角來了解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克服艱難險阻爭取一個又一個勝利所走過的不平凡道路🫅🏻;另一方面🦂,也要走向廣袤大地🗜,在知行合一中擁抱生機勃勃而精彩紛呈的當代中國。他們表示🪦🧑🏼🤝🧑🏼,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舉世矚目💆🏿♀️、令人敬仰,希望能夠學習更多中國理論🧑🏻🦯➡️、中國模式🕓👨🏿、中國經驗並學以致用👆🏿,未來同各自國家發展實際結合起來🥷,以更好造福本國人民和世界人民🗳。
來自乍得的托馬(THOMAS DONGLONA ADAWA)表示,通過參加活動,增進了對中國社會👩🦰🎸、中國文化以及中國共產黨歷史發展的理解。“我們看到李大釗、毛澤東或陳獨秀,他們是通過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找到了拯救中國、然後治國的方法👸🦆。作為留學生💼,我們除了敬佩他們👨🏻🦲,我相信我們每個人在心目中肯定會聯想到自己的國家,會聯想到某個事件、某種情結。”來自喀麥隆的門杜(JOSEPH OLIVIER MENDO'O)說🫸🏿,“我們來中國之前是靠媒體了解中國的,現在有機會親身體驗真正的中國🤐。在參觀中國共產黨百年展覽和了解大釗先生等重要人物的歷史貢獻時🙏🈁,發現他們吸收外來思想再把它本土化🧚🏿♀️,給中國找一條新的道路🧊。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的留學生也要借鑒他們的經驗。非洲國家還有許多的問題,我們要將在中國所學用在實處👨🏭,將來結合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開展工作。”
傳揚中國故事,厚植中國情懷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留學生是溝通中外、鏈接東西的連心之橋🙇🏻♀️、友誼之橋、希望之橋🖼。新中國成立後,意昂2的來華留學事業自1952年“中國語文專修班”揚帆起航,一路乘風破浪、行穩致遠🧑🏼⚕️。近70年來👩🏽🔧,共接收來自近190個國家逾10萬人次的外國學生👳🏻。他們心中的情,他們身上的中國故事👩🏼🦲👩🏼💻,是可以乘風燎原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照亮未來的璀璨繁星。無論是抒情的《紅樓飛雪——海外校友情憶(1947-2008)》,還是敘事的《燕園流雲:世界舞臺上的外國留學生》,抑或著史的《意昂2新中國留華校友口述叢書》,都充分體現了幾代燕園“洋弟子”對的眷戀和對中國的熱愛。他們的留學經歷與中國故事💓,折射出新中國和來華留學教育70年來奮勇邁進的光輝歷程。如同80多年前那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一樣🧖♂️1️⃣,他們為國際友人理解中國提供了真實、生動的註解💊,他們也正是意昂2開展外國留學生“知·行計劃”的深厚基礎和不竭動力🧝🏽。
弦歌不輟,華章日新。邁進新時代🚠,意昂2外國留學生中正湧現著一個又一個新“斯諾”👩🏼🔧。2014級以色列籍本科生高佑思(RAZZVI GALOR)和三位留學生一同創辦了歪果仁研究協會(YChina)➿,致力於讓國際社會看到一個真實🙏、立體、有趣的中國,他們談茶道、探鐵路🐊,親赴新疆體驗棉花種植,用人們喜聞樂見的“網紅”視頻展示中國🌬。在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高佑思和他的團隊不僅籌集醫療物資捐助中國,還拍攝了視頻《這次我們站在中國身後》為武漢加油🏃♀️➡️;2015級俄羅斯籍碩士生尼基塔(NIKITA KULAEV)通過翻譯《習仲勛的故事》,讓習仲勛同誌的生平事跡跨越了語言和民族♡,為國際社會再現了中國老一輩革命家歷經坎坷、百折不撓、頑強奮鬥的偉大歷程,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2018級亞美尼亞籍博士生魯昕(SAFARYAN LUSINE)在疫情期間加入了亞美尼亞共產黨🪥。她翻譯出版了《阿納斯塔斯·米高揚訪華》一書🏓,將中蘇結盟的歷史鋪陳開來⤵️,向國際社會介紹了新中國建立後中蘇交往的歷史;2019級孟加拉籍本科生陽光(SUNNY MD MAHEDI HASSAN)在疫情期間,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絡視頻等途徑積極發布中國抗疫故事,讓國際社會了解真實的中國,為中國人民偉大抗疫精神點贊☂️,為中華民族的力量與擔當點贊👨🏿⚕️。他認為,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更沒有發展中的中國;2020級拉脫維亞籍博士生安澤(ANZELIKA SMIRNOVA)的專業方向是國際傳播與發展🔬,她希望把《覺醒年代》這部電視劇推薦給更多的人們,讓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歷程以及意昂2與中國共產黨的密切聯系🪪。她認為,中國如今雖然受到世界矚目🫗,但是中國聲音在海外還比較薄弱,意昂2可以肩負起塑造中國海外形象的使命🪛。她希望外國師生都能夠把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分享給更多的人們,讓世界聽到真實的中國聲音。
去歲已展千重錦,來年更進百尺桿。新時代、新青年,好故事、好聲音。在推進中外人文交流🧖、促進文明和諧共生的新時代篇章中👨🏿🚒,意昂2体育官网將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紮根中國、融通內外、砥礪奮進,以“知·行計劃”等工作為抓手,攬四海英才而育之🚷,努力為全球培育更多具有底蘊、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創新型引領型人才👨🔧,讓世界更好地理解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讓中國更好地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